【资料图】
河北法制报讯 (张建宝)武强县创新工作思路,整合社会各方力量,探索矛盾纠纷联合调解机制,创建了乡镇矛盾纠纷联合调解中心、村级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室,搭建了“县法院+乡镇联合调解中心+村联合调解室”的调解网络,运用法治思维积极将基层社会矛盾化解在源头。
在乡镇层面,他们组建“基层法庭+乡镇综治中心+人民调解委员会+N”联合调解中心,由法官、乡镇政法委员、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等人员组成,共同参与调解工作。村级层面,组建“基层法庭+村‘两委’+人民调解委员会+N”联合调解室,由基层法庭、村“两委”、调委会等单位人员以及乡贤组成,主要调解村内矛盾纠纷。按照分级调处机制,矛盾纠纷先由村调解室调处,如情况较为复杂或者不宜由村调解的,再移交乡镇联合调解中心,乡镇调解中心调解不成的,再移交基层法庭或法官工作站调解或立案,通过逐级调解的方式将矛盾纠纷切实化解在基层。
今年5月份,北代乡后韩旺村朱某和贾某某因耕地地埝问题存在矛盾,村级调解室调解无效后反馈至北代乡,北代乡联合调解中心第一时间介入调处。经调查,双方当事人系邻居,因耕地地埝划分不清,几年来纠缠不休,导致关系不和,互不来往,结怨多年,双方碍于面子谁也不甘示弱,时值耕种时节,双方由此再起争执。
调解员本着邻里之间以和为贵的原则,出具了调处方案:首先,协同村“两委”做通双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,对涉及耕地进行丈量后重新确定地埝。其次,按照调处方案,5月17日,村“两委”召集双方当事人到纠纷发生地块,由调解员按照双方耕地人口数量进行了实地丈量,重新确定了地埝。
双方当事人对地埝位置均表示满意,并握手言和,多年的积怨一朝化解。事后,调解员又对该村另外三户对地埝有争议的耕地也重新进行了丈量,重新确定了地埝位置,三户村民均无异议。
通过联合调解机制,武强县创新组建的乡镇、村联合调解中心(室)已成为加强基层治理、化解矛盾纠纷、为民办实事的先锋力量。联合调解组织成立以来,全县共化解矛盾纠纷139件。
武强县结合基层工作实际,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,不仅创建联合调解中心(室),还不断探索出N种新模式,结合不同领域的不同问题,及时组织县法院与相关部门对接成立专门审判、调解团队,以更加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基层群众服务。针对涉及“三农”的纠纷问题,联合农业农村局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成立“三农”纠纷调解委员会,及时化解拖欠土地承包费、农作物损害、乡村邻里纠纷等案件,保护农民合法权益。针对城镇房产纠纷、物业纠纷,专门成立了物业审判团队。还先后成立家事调解委员会、劳动争议联合调解委员会、医疗纠纷调解委员会、校园伤害纠纷调解委员会、交通事故调解委员会等多种联合调解委员会,及时化解家庭继承纠纷、校园伤害等专业性矛盾纠纷。各种调解委员会成立以来,已开展联合行动12次,处理纠纷14件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