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眼中的优秀管理者
(资料图片)
沃伦对优秀的管理层青睐有加,但是在他的投资过程中,他从来没有因为管理层很优秀,而支付高于资产的价格。他买入资产的价格总是略低于资产的价值。优秀的管理层是资产中的一部分,沃伦并不因为管理层优秀,而支付高出价值的价格。
有的管理层还没证明过自己,没创造过大量资产价值,有人就断定,他们日后一定能取得非凡的成就。这样的逻辑经不住实践的检验,还是我们的做法更靠谱。
有哪个经理人是如此优秀,能让我们愿意以高于资产价值的价格买入一家公司吗?即使是在全美国范围内,也一个都没有。也许有人愿意为管理层支付溢价,而且还做得很成功,但那不是我们的风格。
巴菲特投资大都会通信公司,确实为管理层支付了更高的价格。这里我们要明白,对于巴菲特来说,“更高的价格”是怎样的概念。巴菲特原来是一块钱的东西,五角钱买。现在,他愿意出更高的价格,一块钱的东西,大概是八角五分钱买。
在伯克希尔致股东信中,巴菲特引用了大卫·奥格威(David Ogilvy)的话,总是聘请比我们高大的人加入我们,我们都将成为巨人。巴菲特非常认同这个理念,我也非常认同。
有的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这样的:只要愿意出大价钱,聘请最优秀的人才,那就一定行。他们眼中优秀的人才是这样的: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顶尖商学院,讲起现代管理理论头头是道,工作勤奋、人品正直、家庭和睦,总之是典型的精英。然而,这种典型并不是巴菲特眼中的优秀管理者。
在巴菲特眼中,优秀的管理者是这样的:你把他从火车上扔下去,扔到一个偏僻的小镇,不给他钱,他在这个小镇上诚实本分地经营,用不了多长时间,又发家致富了。
这样的管理者不可多得,巴菲特自然是求贤若渴。巴菲特定义的优秀的管理者与来自商学院的典型截然不同。 大公司聘请人才的思路千篇一律,商学院毕业、品学兼优、勤奋正直, 结果并不理想。如果这种聘请人才的思路行得通,所有美国公司都蒸蒸日上了,哪至于像现在这样存在诸多弊病。
伯克希尔的子公司和人才拥有共同的美德
爱丽丝·施罗德:去年,我花了很长时间走访伯克希尔子公司的管理者。按照伯克希尔自己的描述,伯克希尔没有统一的文化、不采取集权式管理,各个子公司完全独立运营。
然而,我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感觉,我发现伯克希尔实际上存在着一种统一的文化。在伯克希尔的所有子公司中,都可以感受到这种文化。我觉得,这种文化可以归结为两点:第一,伯克希尔的所有管理 者都对自己的能力圈有着清醒的认识,他们坚守在自己的能力圈之内,
绝对不会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事;第二,伯克希尔的所有管理者都信守自己对客户的承诺,把履行对客户的承诺,看得比什么都重。
请问这种文化从何而来?是收购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,还是收购之后培育出来的?
你的观察很准确,伯克希尔的子公司中确实存在共同的文化。这种共同文化之中的美德是我们所推崇的,也是我们挑选公司时遵循的标准。然而,伯克希尔子公司展现出的美德不是我们创造的,而是它们在加入伯克希尔大家庭之前就已经具备的。在它们加入之后,我们不用教它们什么,只是把它们守护好就行了。
我们子公司的经理人汇聚到了伯克希尔大家庭,当他们在年会上相遇的时候,当他们在其他社交场合走到一起的时候,他们互相聊起对方的生意,倾听对方不平凡的成功经历,他们一定会有惺惺相惜之感。如此一来,心理学中的强化效应(reinforcement)会发生作用,各个子公司的文化因为互相吸引而变得更加强大。
我非常希望各个子公司之间能互相学习、互相借鉴。
巴菲特成功背后的各个因素
沃伦说过,因为他是一个职业投资者,所以他是一个更好的企业管理者;因为他是一个企业管理者,所以他是一个更好的投资者。
人类社会错综复杂,巨大的成败背后总是存在合奏效应,沃伦的成功也不例外。
下面我们逐一分析沃伦成功背后的各个因素。
第一个因素:头脑。沃伦是个非常聪明的人,他没聪明到能蒙眼下国际象棋车轮战的程度,但他确实天生聪明。沃伦是个聪明的人,但他取得的成就超越了他的聪明程度。
第二个因素:沃伦对投资有强烈的兴趣。威廉·奥斯勒爵士说过:“无论是做哪一行,通往成功之路的第一步都是爱上这行。”没有强烈的兴趣,不可能走向成功。
第三个因素:沃伦起步早。大概从 10 岁起,沃伦就对投资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成功是时间堆出来的,起步早,当然有优势。
第四个因素,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:沃伦是一台高效的学习机器,他活到老学到老。很多名牌大学的高才生最终泯然众人,但有些人不是特别聪明,最后却取得了很大的成功。不是特别聪明却取得了成功的人,他们是龟兔赛跑中的乌龟,虽然不是特别聪明,但他们从来没有停下学习的
脚步。
聪明人仗着自己聪明,骄傲自满了,不学了。逆水行舟,不进则退。你不学,世界就会把你甩在身后。沃伦是一台动力强劲的学习机器。
沃伦很幸运,进了投资这行。投资这行有个特点—学无止境。做投资,无论是在职业生涯初期,还是在进入退休年龄之后,都可以不断学习、 不断进步。10 多年前,沃伦达到了 65 岁。在此之后,他的投资功力明显 更深厚了。从事投资行业,技艺随着年龄增长而提高。到了老年时期,不 但可以继续做投资,而且技艺会更纯熟。沃伦起步早,还是一台超强的学 习机器,所以他取得了这么了不起的成绩。
管理层的重要性
以富国银行为例,正如沃伦在今年的致股东信中所说,富国银行(Wells Fargo)是一家管 理有方的银行。富国银行拥有高效的分支机构。它所在的加州具有良好的经营环境。
富国银行吸收存款的成本比较低。从这方面来讲,富国银行与美国银行类似。美国银行也有高效的分支机构,能够以较低的成本吸收存款。与花旗银行(Citibank)、 大通银行(Chase Bank)、 化学银行(Chemical Bank)相比,富国银行吸收存款支付的实际利率成本都是比较低的。即使把经营分支机构的成本考虑在内,富国银行仍然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。
富国银行的分支机构还能给它带来大量利润丰厚的个人银行业务。总的来说,富国银行具有很明显的竞争优势。
另外,富国银行的管理层人品正直、能力出众,在控制成本方面特别严格。只要此次房地产危机的影响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,富国银行一定能 迅速恢复过来,并继续创造大量利润。我们也看好富国银行的管理层,愿意投资他们管理的生意。
我从来没听说过,收购哪家银行,把账上所有的贷款都查一遍的。根本查不过来。我们的做法是间接地判断贷款质量。我们主要观察管理层的为人处世,看他们的文化背景,从他们过去做过的事中寻找蛛丝马迹。
《穷查理宝典》后查理·芒格全新投资与智慧之书
跨越35年的年鉴式问答实录,100%原汁原味的查理·芒格!
(来源:中信出版集团)
粉丝特惠: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,体验五天!欢迎下载注册体验!
关键词: